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,让患者重塑笑容
时间:2023-08-09 点击:12次 来源:
“交班啦交班啦!”
早晨八点,心脑病科病区的护士们准时交接班。除了讨论病区患者的病情外,今天的“早课”还进行了导管脱落风险评估知识点的回顾复习。查房时间到了。心脑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占多数,儿女们工作愧难抽身,护士和护工便是日常照顾的主力。“王婆婆,莫睡喽!坐起来活动一下,才好吃饭嘛。”婆婆努力睁睁迷离的睡眼,张护士的话她还是听得进去些的。胡伯伯情况稳定多了,半躺着轻抱着肚子上的中药包,满脸笑意地询问着自己的指标,期待着查房之后去找隔壁的马伯伯一起慢走活动活动,摆摆龙门阵。
相比之下,另一间病房的女士显得年轻的多,她叫萍萍(化名),眼睛大大的十分明亮。一旁是她的老公,络腮胡黑背心,看到医生护士来了便笑盈盈打招呼,一张口便可知是位东北大哥。病床上的萍萍近两日终于可以做出笑的表情了。不过她也仅能有简单的面部动作,很少的词汇表达,肢体仅能轻微移动。眼前这两张笑脸,在两个月前入院时,一个是昏迷无应,一个是满面愁容。
今年三月,萍萍确诊胃部肿瘤伴多处转移。在东北老家行姑息手术后,病情逐渐稳定。后于某日突然昏迷,在当地治疗效果欠佳,终陷入昏迷不醒状态。体贴的丈夫遂决定把家中子女暂交给老人照看,带着萍萍远赴成都,经介绍来到了省二中医院就诊。入院时,她睁眼昏迷,瘫软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神经内科的医生积极诊治,经医院MDT多学科会诊优化治疗,制定了包括电针、灸法调理脏腑、通经活络等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。丈夫按着中医辩证调护的思路细心照护妻子,调情志、避风寒、节饮食、慎起居,还在病床旁放了平板支架,在不影响同屋病友的情况下,播放些新闻、电视剧。病床旁的气氛积极、轻松、热闹起来。衣物增减,门窗开关,他也是多多留意。 在日日忐忑和坚守中,逐渐地,患者萍萍开始有了反应,能够按照指令睁眼、闭眼、活动眼球。这段时间,神经内科李应宏主任根据病情实际调整治疗方案,西药针剂,中药汤剂、针灸,共同帮助她慢慢恢复。两个月后的现在,夫妻二人的笑容多么的难得,这背后的坚强努力、积极温暖,也并非人人皆有。 而此时站在神经内科病区,似乎听见一间间“温心小屋”里传来阵阵笑语声,让这个夏日不再焦躁。辛勤的医生们还在继续努力,争取换来更多如此珍贵的笑语。 神经内科 简介